|
|
幼油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
【拼音名】Yòu Yóu Cǎo
【別名】高墩草、日本花點(diǎn)草、小九龍盤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蕁麻科植物花點(diǎn)草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Nanocnide japonica Bl.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。除去雜質(zhì)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多年生草本,高10-20cm。根莖短,莖基部分枝,直立或斜升,常細(xì)弱,稍透明,疏生向上彎曲的短伏毛。葉互生;葉柄長約1cm;托葉卵形,斜展;葉片菱狀卵形、三角形或近扇形,長和寬見相等,約1-2cm,先端鈍,基部寬楔形至截形,邊緣具粗鈍圓鋸齒,兩面疏生短柔毛和少數(shù)螫毛,上面鐘乳體小,點(diǎn)狀或狹條形;▎涡裕仙,雌雄同株或異株;雄花序出自莖梢葉腋,具細(xì)長梗,長于葉,分枝較稀疏,雄花徑約2.8mm,花被片5,雄蕊5,對生;雌花序生于推花序下方,具短;蚪鼰o梗,分枝短而密集,雌花花被片4,長約1mm,被有長白毛,內(nèi)包雌蕊1,柱頭呈毛筆頭狀1簇。瘦果卵形,有點(diǎn)狀突起;ㄆ4月,果期5-6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地林下和溝邊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北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【性味】淡;性涼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解毒;止咳;止血。主黃疸;肺結(jié)核咳血;潮熱;痔瘡;痱子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0~60g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患處。
【各家論述】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:治咳嗽痰血兼有潮熱,全草一至二兩,加蒼術(shù)三至四錢,水煎,每日早晚飯前加冰糖或白糖分服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