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蝤蛑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日華子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Yóu Móu
【別名】蝤媒(陶弘景),撥棹子、蟳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,海蟳(《閩中海錯(cuò)疏》)。
【來源】為蝤蛑科動物日本蟳或其近緣動物的肉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全體被有堅(jiān)硬的甲殼,背面灰綠色或棕紅色,頭胸部寬大,甲殼略呈扇狀,長約6厘米,寬約9厘米;前方額緣有明顯的尖齒6個(gè);前側(cè)緣亦有6個(gè)寬鋸齒,額兩側(cè)有具有短柄的眼1對,能活動?谄饔3對顎足組成,前端有大小觸角2對。胸肢5對,第1對為強(qiáng)大的螯足,第2~4對,長而扁。末端爪狀,適于爬行,最后1對,扁平而寬,末節(jié)片狀,適于游泳。腹部退化,折伏于頭胸部下方,無尾節(jié)及尾肢,雌性腹部呈圓形,雄者呈三角形,腹肢退化,藏于腹的內(nèi)側(cè),雌者4對,用以抱卵;雄者僅2對,且已特化為交配器。 生活于淺海中,喜棲于海邊沙灘的碎石塊下或石隙間。常捕食小魚、小蝦及小型貝類動物,有時(shí)也食動物的尸體和水藻等。
【生境分布】我國沿海均有分布。
【性味】 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冷,無毒。 ②《綱目》:咸,寒,無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本草拾遺》:主小兒閃痞。煮食之。 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解熱氣,治小兒痞氣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