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夜合花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
【拼音名】Yè Hé Huā
【別名】夜香木蘭(《廣州植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木蘭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。4~5月采摘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常綠禿凈灌木,高2~3米。葉互生,橢圓形至長圓形,長7~18厘米,寬3~6.5厘米,全緣,先端尾狀漸尖,基部長楔形,背卷,網(wǎng)脈兩面均極明顯凸起,革質(zhì);葉柄長5~10毫米;▎我唬斏,白色,極香,直徑3~4厘米;花梗粗壯,無毛,常下彎,長1.5~2.5厘米;萼片3,淡綠色,倒卵形,無毛,花瓣6,2列,倒卵形,外輪的較大,長2~2.5厘米,基部收縮,易落;雄蕊多數(shù),白色,花絲扁平,花藥內(nèi)向開裂;心皮少數(shù),聚生于花托上,密生小乳突體。聚合果長約3厘米;蓇葖近木質(zhì);ㄆ5~6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分布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(tái)灣等地。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。
【性狀】干燥花朵,略呈傘形、倒掛鐘形或不規(guī)則的球體,長2~3厘米,徑1~2厘米,外面暗紅色至棕紫色;ㄝ3片,長倒卵形,長約1.5厘米,寬約8毫米,兩面有顆粒狀突起。花瓣6片,倒卵形,卷縮,外列3片較大,長約2厘米,寬約1.2厘米,外表面基部顯顆粒狀突起,內(nèi)表頸光滑,質(zhì)厚,堅(jiān)脆。雄蕊螺旋狀排列,呈蓮座狀,每1雄蕊呈狹長倒三角形,長約6毫米。雌蕊長約7~8毫米,由7~8個(gè)心皮組成,心皮狹長棱狀,紫褐色或棕褐色,有小瘤狀體。留存的花柄黑褐色。氣極芳香,味淡。以花朵完整、芳香氣濃者為佳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莖含氧化黃心樹寧堿、柳葉木蘭堿、木蘭花堿、千金藤堿、番茄枝葉堿和夜合花堿。生物堿主在皮中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廣東中藥》Ⅱ:治肝郁氣痛。 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駁骨,安五臟。治跌打,癥瘕,婦女白帶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.5~3錢。
【備注】本品在廣東地區(qū)習(xí)慣作合歡花使用,參見合歡花條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