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小青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小青始出《本草圖經):小青生福州。三月生花當月采葉。并附藥圖!毒V目》收入隰草類,沿引《本草圖經》之說,并仿繪一圖。從上述產地、花期及附圖看,與今福州等地所用小青(九節(jié)龍)的情況相近,其原植物當為紫金?浦参锞殴(jié)龍(Ardisia pusilla A.DC.)!吨参锩麑崍D考》及其《長編),一方面沿《圖經》、《綱目》之說,又提出一種高不盈尺,開小粉紅花,尖瓣下垂,冬結紅實,俗稱矮茶,
【拼音名】Xiǎo Qīnɡ
【別名】紅刺毛藤、燈托草、五兄弟、五托蓮、毛青杠、斬龍劍、毛不出林、矮茶子、蛇藥、獅子頭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紫金?浦参锞殴(jié)龍的全株或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rdisia pusilla A.DC.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矮小亞灌木,長30-50cm。蔓生,具匍匐莖,逐節(jié)生根。直立莖高不超過10cm,幼時密被長柔毛。葉對生或近輪生;葉柄長約5mm,被毛;葉片堅紙質,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2.5-6cm,寬1.5-3.5cm,先端急尖或鈍,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,邊緣具明顯或不甚明顯的鋸齒和細齒,具疏腺點,葉面被糙伏毛,毛基部常隆起,背面被柔毛及長柔毛,尤以中脈為多,邊緣脈不明顯。傘形花序,單一,側生,被長硬毛,柔毛或長柔毛;花梗長約6mm;花長3-4mm;萼片披針狀鉆形,與花瓣近等長,外面被疏柔毛及長柔毛,具腺點;花瓣白色或帶微紅色,廣卵形,具腺點;雄蕊與花瓣近等長,花藥卵形,背部具腺點。果球形,直徑5mm,紅色,具腺點;ㄆ5-7月,罕見于12月,果期與花期相近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低山林下或灌叢中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。
【性狀】 性狀鑒別 根莖近圓柱形,長10-20cm,直徑2-3mm,表面淺褐色或淺棕褐色,有棕色卷曲毛茸。質脆,易折斷,斷面類白色或淺棕色,葉片近菱形,上表面被棕色倒伏粗毛,下表面被柔毛,中脈處尤多,邊緣具粗鋸齒。有時可見腋生的傘形花序。氣弱,味苦、澀。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:表皮細胞1列,下有1-2列木化厚壁細胞。皮層中散有分泌腔;內皮層細胞凱氏帶明顯。韌皮部狹窄,射線細胞2-3列,木質部導管單個徑向排列。髓部發(fā)達,占莖的1/2。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。 葉橫切面:上、下表皮細胞各1列,柵欄細胞1列,與海綿組織區(qū)別不明顯。中脈上方略凸起,下方突出,維管束外韌型,外圍以纖維束。偶見分泌腔。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。
【化學成份】莖葉含沒食子酸(gallic acid),琥珀酸(succinic acid),柚皮素-6-C-葡萄糖甙(naringenin-6-C-g1uccoide)和山奈酚-3-O-β-D-半乳糖甙(kaempferol-3-O-β-D-galactoside)及皂甙(sapon-in)。
【藥理作用】 1.抗腫瘤作用:小青中兩種皂甙,經藥理實驗,證明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。并對小鼠肉瘤S180、艾氏腹水癌皮下型(ESC)、黑色素瘤B16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,所含沒食子酸也有抗腫瘤作用。 2.抗菌作用:小青中沒食于酸和琥珀酸,都有抗菌作用。
【性味】苦;辛;性平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利濕;活血消腫。主風濕痹痛;黃疸;血痢腹痛;痛經;跌打損傷;癰瘡腫毒;蛇咬傷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3-9g;或浸酒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