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紅楠皮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
【拼音名】Hónɡ Nán Pí
【來源】為樟科植物紅楠的根皮或樹皮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紅楠,又名:豬腳楠、楠仔木、楠柴、白漆柴,烏樟、釣樟。 常綠喬木,高達(dá)16米。初時(shí)樹皮灰白色,平滑,漸變?yōu)樽鼗疑粋?cè)枝粗壯,小枝無毛。葉互生,革質(zhì),倒卵形或橢圓形,長(zhǎng)6~10厘米,寬2~4厘米,先端尾尖,基部楔形,全緣,兩面無毛;葉柄長(zhǎng)1~2厘米,常紅色。圓錐花序腋生,具長(zhǎng)總花梗;花被片6,狹長(zhǎng)圓形,長(zhǎng)5~7毫米;能育雄蕊9,花藥4室,第三輪雄蕊的花藥外向瓣裂。漿果球形,熟時(shí)藍(lán)黑色,直徑約10毫米,基部具外反的宿存花被;ㄆ5~6月。果期9~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長(zhǎng)于溫暖地區(qū)的山地雜林中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山東、福建、臺(tái)灣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樹皮含鞣質(zhì)0.48%,樹脂12.38%,橡膠0.688%,多量粘液質(zhì)。根含芐基異喹啉生物堿:N-去甲亞姜罌粟堿和牛心果堿。心材含廿四烷酸、槲皮素,dl-兒茶精等。心材可作驅(qū)蚊香原料。葉含粘液質(zhì)是多糖和蛋白質(zhì)的復(fù)合物,其粘多糖部分的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、木糖、鼠李糖、半乳糖、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。葉和小枝含肉豆蔻酸等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:治扭挫傷筋,根或樹皮加食鹽搗爛敷;治吐瀉不止,樹皮煎水服;治轉(zhuǎn)筋足腫,樹皮煎湯熏冼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