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谷精草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開寶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Gǔ Jīnɡ Cǎo
【別名】戴星草(《開寶本草》),文星草、流星草(《綱目》),移星草(《現(xiàn)代實用中藥》),珍珠草(《江蘇植藥志》),魚眼草(《陸川本草》),天星草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佛頂珠、灌耳草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帶花莖的花序。8~9月采收,將花莖拔出,除去泥雜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一年生草本。葉簇生,線狀披針形,長8~18厘米,中部寬3~4毫米,先端稍鈍,無毛.花莖多數(shù),簇生,長可達(dá)25厘米,鞘部簡狀,上部斜裂;頭狀花序半球形,直徑5~6毫米,總苞片倒卵形,苞片膜質(zhì),楔形,于背面的上部及邊緣密生白色棍狀短毛;花單性,生于苞片腋內(nèi),雌雄花生于同一花序上,有短花梗;雄花少數(shù),生于花序中央,萼片愈合成佛焰苞狀,倒卵形,側(cè)方開裂。先端3淺裂,邊緣有短毛;花瓣連合成倒圓錐形的管,先端3裂,裂片卵形,上方有黑色腺體1枚,雄蕊6,花藥圓形,黑色;雌花多數(shù),生于花序周圍,幾無花梗,花瓣3,離生,匙狀倒披針形,上方的內(nèi)面有黑色腺體1枚,質(zhì)厚;子房3室,各室具1胚珠,柱頭3裂。蒴果3裂。花、果期6~11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長于水稻田或池沼邊潮濕處。分布安徽、扛蘇、浙江、臺灣、廣東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貴州、云南、陜西等地。主產(chǎn)江蘇,浙江。此外,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等地亦產(chǎn)。
【性狀】為帶花莖的頭狀花序;ㄐ虺时鈭A形,直徑4~5毫米;底部有鱗片狀淺黃色的總苞片,緊密排列呈盤狀;小花30~40朵,灰白色,排列甚密,表面附有白色的細(xì)粉;用手搓碎后,可見多數(shù)黑色小粒及灰綠色小形種子。花序下連一細(xì)長的花莖,長約15~18厘米,黃綠色,有光澤;質(zhì)柔,不易折斷。臭無,味淡,久嚼則成團(tuán)。以珠大而緊、灰白色,花莖短、黃綠色,無根、葉及雜質(zhì)者為佳。
【藥理作用】谷精草水浸劑(1:6)在試管內(nèi)對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,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毛谷精草水浸劑,也對絮狀表皮癬菌,羊毛狀小芽胞癬菌,須皰癬菌,石膏樣小芽胞癬菌等皮膚真菌有效(試管內(nèi)雙倍稀釋法)。谷精草(品種未鑒定)煎劑(100%),對綠膿桿菌作用較強,有效濃度為1:320(試管法):對肺炎球菌和大腸桿菌作用弱。
【性味】 辛甘,涼。 ①《本草拾遺》:味甘,平。 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涼。
【歸經(jīng)】 入肝、胃經(jīng)。
【功能主治】 祛風(fēng)散熱,明目退翳。治目翳,雀盲,頭痛,齒痛,喉痹,鼻衄。 ①《開寶本草》:主療喉痹,齒風(fēng)痛,及諸瘡疥。 ②《綱目》:治頭風(fēng)痛.目盲翳膜,痘后生翳,止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3~4錢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燒存性研末撒。
【注意】 ①《本草述》:忌鐵。 ②《得配本草》:血虛病目者禁用。
【附方】 ①治風(fēng)熱目翳,或夜晚視物不清:谷精草一至二兩,鴨肝一至二具(如無鴨肝用白豆腐)。酌加開水燉一小時,飯后服,日一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 ②治目中翳膜:谷精草、防風(fēng)等分。為末,米飲服之。(《綱目》) ③治小兒痘疹眼中生翳:谷精草一兩,生蛤粉五分,黑豆皮二錢,加白芍三錢(酒微炒)。上為細(xì)末,用豬肝一葉,以竹刀批作片子,摻藥末在內(nèi),以草繩縛定,磁器內(nèi)慢火煮熟,令兒食之,不拘時,連汁服,服至一、二月。(《攝生眾妙方》) ④治小兒雀盲至晚忽不見物:羯羊肝一具,不用水洗,竹刀剖開,入谷精草一撮,瓦罐煮熟,日食之。忌鐵器。如不肯食,炙熟搗作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十丸,茶下。(《衛(wèi)生家寶方》) ⑤治偏正頭痛:谷精草一兩,為末,用白面調(diào)攤紙花子上,貼痛處,干又換。(《姚僧坦集驗方》) ⑥治腦風(fēng)頭痛:谷精草(末)、銅綠(研)各一錢,消石半錢(研)。上三味,搗研和勻,每用一字,吹入鼻內(nèi),或偏頭痛隨病左右吹鼻中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谷精草散) ⑦治牙齒風(fēng)疳、齒齦宣露:谷精草一分(燒灰),白礬灰一分,蟾酥一片(炙),麝香少許。上藥,同研為散,每取少許,敷于患處。(《圣惠方》谷精草散) ⑧治鼻衄,終日不止,心神煩悶:谷精草,搗羅為末,以熱面湯,調(diào)下二錢。(《圣惠方》) ⑨治小兒肝熱,手足掌心熱:谷精草全草二至三兩,豬肝二兩。加開水燉一小時服,日一至二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【備注】 同屬植物賽谷精草及白珠谷精草的帶花莖的頭狀花序亦同等入藥。頭狀花序較小,直徑2~4毫米,灰黃色,小花十幾朵,較疏松排列,花莖細(xì)而柔軟,有時帶有葉片。產(chǎn)于江蘇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 在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,習(xí)慣使用華南谷精草及毛谷精草的頭狀花序,通稱谷精珠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