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大一面鑼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四川中藥志》
【拼音名】Dà Yī Miàn Luó
【英文名】Herb of Sessile Didissandra
【別名】大一面綠、白毛草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苦苣苔科植物大一面蘿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Didissandra sesquifolia C. B. Clarke 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兩季采收全草。鮮用或曬干用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大一面鑼 多年生草生,高15-30cm。根狀莖匍匐橫走,圓柱形,有多數(shù)須根。莖無節(jié),不分枝,狀如葉柄,全株密被淡黃色粗毛。葉2片,近頂生;近無柄;葉片極不等大,大葉片卵形,長12-39cm,寬12-21cm,另一片極小,長3-5.5cm,寬2-4cm,先端銳尖,基部不等,近心形,邊緣不整齊疏鋸齒,兩面被白長柔毛,下恩賜沿葉脈較密集。聚傘花序近莖頂腋鋸齒,兩面被白色柔毛,下面沿葉脈較密集。聚傘花序的莖頂腋生,具1-2花;花序梗長1-1.5cm,與花梗密被淡褐色長柔毛,花梗長約1cm;花萼鐘狀漏斗形,5淺裂,裂片長圓形,具5脈,密被毛;花冠管狀,紫藍(lán)色,長約7cm,外面被白色短柔毛,上部漸擴(kuò)大,5淺裂,稍呈二唇形,裂片近圓形;雄蕊4;花絲扁平,花藥狹長圓形,藥室匯合,退化雄蕊1,著生于長距花冠基部1.7cm處;花盤5淺裂;子房線形,長柔毛,花梗長約1cm;花萼鐘狀漏斗形,5淺裂,裂片長圓形,具5脈,密被毛;花冠管狀,紫藍(lán)色,長約7cm,外面被白色短柔毛,上部漸擴(kuò)大,5淺裂,稍呈二唇形,裂片近圓形;雄蕊4,花絲扁平,花藥狹長圓形,藥室匯合,退化雄蕊1,著生于長距花冠基部1.7cm,外;花盤5淺裂;子房線形,長2.8cm,被微柔毛,無明顯花柱,柱頭2,不等大,上方1枚長圓形,先端平截,下方1枚倒卵形,先端微凹。蒴果線形,長約7cm,深褐色,近無毛;ㄆ8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900-1600m的山坡林下、路旁及峭壁上。 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。
【性味】味甘;澀;性平
【歸經(jīng)】肺;心;腎經(jīng)
【功能主治】益氣;補(bǔ)腎;澀精;固下。主心悸怔腫;夢遺滑粗;崩漏帶下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
【各家論述】1.《峨嵋藥植》:根:化痰止咳。2.《四川中藥志》:全草:治心臟衰弱,紅崩白帶,小便淋瀝及夜夢遺精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