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百合花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出自《滇南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Bǎi Hé Huā
【英文名】flower of Greenish Lily
【來源】 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百合、卷丹、山丹或川百合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Lilium brownii F. E.Brown ex Miellezvar.viridulum Baker[L.browniiF.E.Brownex Miellez var.colchesteri(Van Houtt.)Wils.ex Elwes ] 2.Lilium lancifolium Thunb. [L.tigrinum Ker-Gawl.] 3.Liliumpumilum DC.[L.tenuifolium Fisch.] 4.Lilium davidii Duch. 采收和儲藏:6-7月采摘,陰干或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1.百合,多年生草本,高70-150cm。莖上有紫色條紋,無毛;鱗莖球形,直徑約5cm,鱗莖瓣廣展,無節(jié),白色。葉散生,具短柄;上部葉常小于中部葉,葉片倒披針形至倒卵形,長7-10cm,寬2-3cm,先端急尖,基部余窄,全緣,無毛,有3-5條脈;1-4朵,喇叭形,有香味;花被片6,倒卵形,長15-20cm,寬3-4.5cm,多為白色,背面帶紫褐色,無斑點(diǎn),先端彎而不卷,蜜腺兩邊具小乳頭狀突起;雄蕊6,前彎,花絲長9.58-11cm,具柔毛,花藥橢圓形,丁字著生,花粉粒褐紅色;子房長柱形,長約3.5cm,花柱長11cm,無毛,柱頭3裂。蒴果長圓形,長約5cm,寬約3cm,有棱。種子多數(shù);ā⒐6-9月。 2.卷丹 多年生草本,高1-1.5m。鱗莖卵圓狀扁球形,高4-7cm,直徑5-8cm。莖直立,淡紫色,被白色綿毛。葉互生,無柄;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5-20cm,寬0.5-2cm,向上漸小成苞片狀,上部葉腋內(nèi)常有紫黑色珠芽。花3-6朵或更多,生于近頂端處,下垂,橘紅色,花蕾時被白色綿毛;花被片披針形向外反卷,內(nèi)面密被紫黑色斑點(diǎn);雄蕊6,短于花被,花藥紫色;子房長約1.5cm,柱頭3裂,紫色。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,長3-4cm。種子多數(shù)。花期6-7月,果期8-10月。3.山丹 多年生草本,高20-60cm。鱗莖圓錐形或長卵形,直徑1.8-3.5cm,具薄膜,鱗瓣長圓形或長卵形,長2-3.5cm,寬0.7-1.2cm,白色。葉散生于莖中部,無柄;葉片條形,長3-10cm,寬1-3mm,無毛,先端銳尖,基部漸窄,有1條明顯的脈;ㄒ恢翑(shù)朵,生于莖頂或在莖端葉腋間,俯垂,鮮紅色或紫紅色;花被片6,長3-4.5cm,寬5-7mm,內(nèi)花被片稍寬,反卷,無斑點(diǎn)或有少數(shù)斑點(diǎn),蜜腺兩邊有乳頭狀突起;雄蕊6,短于花被,花絲無毛,花藥長橢圓形,黃色,具紅色花粉粒;子房圓柱形,長約9mm,花柱比子房長1.5-2倍。蒴果長圓形;ㄆ7-8月,果期8-10月。 4.川百合 多年生草本,高約1.5m。鱗莖球形,直徑2-4cm,白色。莖直立,具小突起或稀疏的錦毛。葉散生,中部密集;葉片條形,長6-10cm,寬2-3mm,兩面無毛,邊緣反卷并有明顯的小乳頭狀突起,葉腋處具白色綿毛,中脈明顯。花單生或2-8朵成總狀排列,下垂,橙黃色,直徑5-8cm;花梗長3-6cm,具披針形葉狀苞片;花被片6,長圓形,長4-6cm,寬1cm左右,向外反卷,具紫色斑點(diǎn),外面具稀綿毛,蜜腺兩邊具毛和乳頭狀突起;花絲無毛,花藥長圓形,長1.4-1.6cm,花粉深橘紅色;花柱長為子房的2倍。蒴果長橢圓形,長3.5cm,直徑1.7-2cm;ㄆ7-8月,果期9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坡草叢、石縫中或村舍附近。也有栽培。 2.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林緣路旁及山坡草地。 3.生于海拔400-2500m的山坡、林下及山地巖石間。 4.生于海拔850-32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緣。 資源分布:1.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 2.分布于河北、陜西、甘肅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 3.分布于東北、華北、西北、山東、河南等地。 4.分布于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1.卷丹 花粉含已糖激酶(hexokinase),還含蛋白質(zhì)21.29%,脂肪12.43%,淀粉3.61%,還元糖11.47%,維生素B1443μm%,B21829μm%,泛酸306μm%,維生素C21.2mg%,并含β-胡蘿卜素等。 2.山丹 花含β,β-胡蘿卜素(β,β-carotene),(3S,5R,3'S,5'R)-辣椒紅素酯[(3S,5R,3'S,5'R)-capsanthin ester],正-二十九酸(n-nonacosane),正-二十七酸(n-heptacosane),正-二十五酸(n-pentacosane),正-二十七酸(n-tricosane)。
【性味】甘;苦;微寒
【歸經(jīng)】肺
【功能主治】清熱潤肺;寧心安神。主咳嗽痰少或粘;眩暈;夜寐不安;天皰濕瘡
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6-12g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
【注意】《滇南本草》:味酸者,劍肺,有風(fēng)邪者忌用。
【各家論述】 1.《滇南本草》:止咳嗽,利小便,安神寧心定志。 2.《綱目》:治小兒天皰濕瘡,暴干研末,菜子油涂。 3.《要藥分劑》:潤肺清火。 4.《本草正義》:百合之花,夜合朝開,以治肝火上浮,夜不成寐,甚有捷效,不僅取其夜合之義,蓋甘涼泄降,固有以靖浮陽而清虛火也。
【摘錄】《中華本草》 |
|
|
|
|
|
|